【www.hhairstyle.com--實習報告】
一天早上,一只受傷的小燕子落在了教室的講臺上。剛上完早操回來的孩子們興奮地圍著它,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它多可憐??!”“它怎么受的傷?”“是誰傷了它?”……看見我走進教室,孩子們又立刻圍住我,爭著向我報告情況。一向多愁善感的小瑜還小心翼翼地雙手捧著那只左腿上流著血的小燕子,哭出了聲。
我心里一動,意識到這是一個極好的教育資源,不能輕易放過。我一邊讓兩個同學帶著小燕子去校醫務室包扎傷口,一邊打開教室里的電腦,在網上搜索燕子的有關信息。學生們興致盎然,認真地看著,議論著,就連平時最讓我頭疼的張龍也顯得格外積極、投入。
包扎好傷口的小燕子被帶回了教室,我把它放在講臺上,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它的姿態、顏色等,并要求盡量把句子說得完整、通順、優美。學生發言的積極、踴躍超出我的預料,平時從不主動發言的幾個學生也頻頻舉手。不少學生聯系剛從網上獲取的知識以及生活中的經驗,介紹燕子的特點和習性,提出了保護環境的問題;有的學生畫出了小燕子受傷的素描畫,并在旁邊題上:“我是益鳥,請別傷害我”……
時間過得飛快,下課了,孩子們意猶未盡,我趁熱打鐵,布置了一道課外作業:調查校園內棲息著哪些鳥類?這些小鳥為什么選擇我們的校園作為家園?我們能為小鳥做些什么?作業要求一周以后上交。
我校雖然周圍高樓林立,一派現代氣息,但校園環境卻十分幽靜美麗,常年綠樹成蔭,四季鮮花盛開,小鳥成群結隊,被譽為“花園、學園、家園、樂園”的“四園式”學校。也許是長期生活在這里,對此已經司空見慣,學生并不覺得有什么特別之處。但現在孩子們內心深處的某些東西似乎被喚醒了,校園的每個角落幾乎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留下了他們思索的目光:走廊橫梁上的燕子窩下、生態園里的鴿子樓前、大榕樹上的鳥巢旁……
一個星期之后,學生一個不少地交來了作業。從文體來看,四年級孩子的文章當然不完全符合調查報告的要求,但那一顆顆善良的童心卻在字里行間跳動。他們不僅調查了棲息在校園中的鳥的種類,而且還調查了校園中植物的品種;不僅了解了學校的環境,而且還走訪了社區的環?!绕渥屛殷@喜的是,一個孩子連作業一起交來的還有一只鳥籠!那是他在父親的幫助下,用木板、方便筷和柔軟的干草親手做的一個“小鳥之家”!孩子們把那只快要痊愈的小燕子放進“屋子”里,把“屋子”牢牢地掛在大葉榕上,歡呼著:“小燕子有家啦!小燕子有家啦!”望著孩子們天真的笑臉,聽著他們快樂的聲音,我的眼睛不由得濕潤了……
接著我又鼓勵學生以少先隊中隊的名義向全校師生發出了“愛我家園,保護環境”的倡議,要求大家不僅自己做,不僅在校園里做,還要動員每一個人在每一個地方、每一次發現有人破壞環境的情況時都積極主動去做。由此在全校掀起了“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熱潮。孩子們積極地通過墻報、黑板報、手抄報等形式向全校同學及社區群眾宣傳環保。中隊還開展了“我為社區環保獻一策”、“我為社區環保做點啥”、“捉垃圾蟲、鏟香口膠大行動”等豐富多彩的少先隊主題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環保,已經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成為中隊工作的鮮明特色。學期末,中隊被評為福田區優秀中隊、福田區環保特色中隊,并被推薦參加全國特色中隊的評選。
一只受傷的小燕子使我改變了原來的教學計劃,表面看起來我沒有完成教學任務。但是通過這樣的處理,孩子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受到了更大的教育:他們對學校的認同感,對自然的親近感被喚醒了;有關環保的知識豐富了,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了,環保行動自覺了;語文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這些,又哪里是一節普通的語文課所能夠做到的呢!
本文來源:http://www.hhairstyle.com/shixibaogao/39199/